English

机电产品进口结构亟待改善

1998-04-13 来源:光明日报 郑国伟 我有话说

1997年机电产品进出口有两大特点:一是进出口总额首次达到1186.5亿美元,比过去最高年份的1996年1095.6亿美元,增长8.3%;二是首次实现进出口平衡,进口和出口各为593亿美元。自1980年以来,机电产品进出口年年逆差,最高年份的1993年,逆差高达267.6亿美元。经过四年努力,主要由于出口增长加快,才实现了平衡。

机电产品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的地位。除少数产品外,大部分产品出口增长。出口增长幅度大的有三种产品:船舶出口16.2亿美元,增长41.6%,比上年净增4.4亿美元;不间断电源等变流器出口9.4亿美元,增长48.9%,比上年净增3.1亿美元;半导体器件出口4.7亿美元,增长45.9%,比上年净增1.5亿美元。电力设备中,电动机及发电机出口12.2亿美元,增长27.7%;电线电缆出口8.7亿美元,增长24%;通断及保护电路装置出口10.7亿美元,增长22.2%。电子产品中,音响及录音机出口27.1亿美元,增长17.6%;通讯及电视机零附件出口11.5亿美元,增长17.1%;有线电话机出口9.4亿美元,增长9.6%。其他增长较快的有:照相机、手用或机用工具、摩托车或自行车零件、扬声器、电子计算器、电容器、蓄电池、金属加工机床、汽车及汽车底盘等。出口下降的有电视机、电扇、集装箱、收音机等。

出口增长强劲的原因,一是生产企业、外贸公司深化改革,努力开拓市场,调整出口产品结构,增加了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,如集成电路和微电子组件、变流器、数控机床、摩托车等,在此同时,加强了售后服务;二是国家支持机电产品出口的优惠政策逐步到位,出口退税情况有了改善,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;三是国家放宽了生产企业出口经营权的审批标准,给予一批生产企业外贸自营权,调动了生产企业面向国际市场、扩大出口的积极性。

进口总量略有下降,但进口结构有所改善。进口额593.3亿美元,下降3.2%,占全国进口总额1432.6亿美元的41.7%。进口下降幅度大的有:机床、汽车、模具、印刷机械、橡胶塑料机械、纺织机械、食品机械、内燃机零件、机械提升搬运装卸设备及零件、蒸汽锅炉及过热水锅炉。金属加工机床在连续三年进口增长后,1997年大幅度下降,进口10.4万台、15.8亿美元,比上年下降37.1%,同比净减少9.4亿美元;模具也是在连续三年进口增长后大幅度下降;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7.1亿美元,下降14.6%,其中小轿车进口3.2万辆、下降26%;印刷装订机械进口5.2亿美元,下降31.7%;橡胶塑料机械进口13亿美元,下降32.5%;食品机械进口4.1亿美元,下降48.6%。

进口下降的原因,一是国内有效需求相对不足;二是取消了一批进口减免税,进口成本增加;三是国内企业生产的一些产品,在价格、质量和服务方面提高了竞争力;四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快速发展,使原来进口的一些产品,改为在国内向外商投资企业采购。

1998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面临新的形势。东南亚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,造成股市下跌,货币贬值,使这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,市场容量扩展不多,将影响我国产品扩大出口;同时由于货币贬值,出口商品价格更具优势,将促使这些国家扩大出口,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将会加剧。为此,我们要在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基础上,大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,努力提高技术比较密集、附加值较高产品出口的比重,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品、成套设备出口,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,如发电设备、汽车和摩托车、车用板材冲压生产线、数控机床、工程机械等。在巩固和发展进料或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同时,支持国内增值大的一般贸易出口,在资金、税收和贸易环境等方面向一般贸易出口倾斜;要广泛开拓国际市场,发展国际合作,进一步推进市场多元化,选择重点予以突破。除了通过专业外贸公司、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出口外,要充分重视通过外商投资企业返销出口,以及我国到海外投资、对外承包工程、援外工程等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带动出口;把更多的生产企业赋予外贸自营权,为其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